9月28日,十三水
师生代表受邀赴浙江嵊州,深度参与了“数智创新,绿动嵊州”新能源智能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交流会、“智汇嵊州,链动未来”院士专家产业发展座谈会,以及第五届中国绍兴“万亩千亿”新产业平台人才创业大赛新能源装备专项赛颁奖仪式等系列活动。以学术赋能、建言献策、签约合作三重举措,为当地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“福大力量”
。副校长张亚雷、负责十三水
行政全面工作副院长任志英参加以上活动。
一、聚焦科技前沿,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
在“数智创新,绿动嵊州”新能源智能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交流会上,十三水
车辆工程系林歆悠教授与连仁宗副教授分别就智能驾驶技术、新能源材料智能应用等前沿方向作专题报告。报告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产业视野,为与会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有益借鉴,搭建起“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的交流平台,引发热烈反响。
图1-“智汇嵊州,链动未来”会议现场
图2-林歆悠教授作主题汇报
图3-连仁宗副教授作主题汇报
二、把握产业脉搏,共话特色化与人才化发展新路径
在“智汇嵊州,链动未来”院士专家产业发展座谈会暨同济嵊州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会议上,十三水
副院长任志英教授结合嵊州产业发展实际,分享了关于“特色化”与“人才化”发展的思考。她谈到,嵊州可进一步依托自身产业基础,逐步培育具有区域辨识度的新能源装备品牌,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为产业持续升级夯实人才与创新支撑。这一思路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地方政府代表的普遍赞同与积极回应。
图4-任志英副院长提出建设性意见
三、强化校校协同,共筑产业赋能新平台
在第五届“万亩千亿”新产业平台人才创业大赛新能源装备专项赛颁奖仪式上,十三水
与同济大学嵊州创新中心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签署产业赋能协议,福州大学副校长张亚雷现场见证。三方将整合学科与科研资源,在技术研发、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,共同助力嵊州乃至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,开启校校协同、服务地方的新篇章。
图5-福州大学副校长张亚雷见证三校签约
图6-福州大学十三水
副院长任志英作为代表签约
此次浙江嵊州系列交流活动,全面展现了十三水
在新能源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学科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。未来,十三水
将继续深化“校地联动、校校合作”的融合机制,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。